貓皮膚病會讓貓咪頻繁抓癢,造成容易細菌感染的細小傷口

貓皮膚病是家長們常遇到,卻容易被忽略的健康問題之一,因為許多症狀藏在毛髮下不易察覺。皮膚問題不僅影響貓咪外觀,更可能造成長期搔癢、感染,甚至傳染其他動物或人類。接下來就替各位貓爸貓媽們完整解析貓皮膚病的種類、成因、症狀與處理方式,幫助你即時發現貓咪健康狀況,找出最佳治療與預防手段,帶給自家毛孩更快樂的貓生!

 

貓皮膚病是什麼?解析5種貓皮膚病原因

貓皮膚病是指影響貓咪皮膚、毛髮、毛囊、皮脂腺等相關組織的疾病,可能由外在刺激或內在體質異常所引起,輕則掉毛、搔癢,重則紅腫化膿、造成感染,甚至產生行為問題。

為什麼貓皮膚病會找上門?以下整理5種常見的貓皮膚病原因:

1.過敏造成的發炎

貓咪可能對特定食物如雞肉、牛肉、乳製品、穀物等過敏,以及濕氣、灰塵、花粉、蚊蟲叮咬等內外環境元素,都可能造成貓咪搔癢、脫毛、皮膚紅腫等過敏反應。

除了搔癢、紅腫等皮膚問題,食物過敏可能還會伴隨消化問題如嘔吐、軟便,不可不慎。

2.寄生蟲或黴菌感染

跳蚤、壁蝨、耳疥蟲、疥癬蟲等寄生蟲會造成搔癢與皮膚發炎。寄生蟲通常身上都帶有致病菌,可能導致貓咪傷口發炎、腫脹、潰爛,甚至擴散造成全身性感染。

除了寄生蟲,也要小心黴菌感染,尤其是小孢子菌,在身體免疫力較低下時會造成貓癬,除了會造成脫毛、搔癢、皮屑等症狀,還有機會傳染給其他貓咪,甚至人也會被傳染。

3.細菌感染

因為發炎、搔癢而造成貓咪過度抓癢,形成細小傷口,也有可能被細菌感染而化膿,嚴重的話還會形成潰瘍。

4.壓力與行為問題

當貓咪面臨長期壓力或焦慮,容易導致「強迫性舔毛」,過度舔皮膚易使毛髮脫落,稱作假性皮膚病。

5.免疫系統異常

免疫系統若出現異常,有可能出現如紅斑性狼瘡等較罕見疾病,對皮膚健康影響也很大。

 

貓皮膚紅紅的是皮膚病嗎?貓皮膚病6大症狀一次看

貓皮膚病會帶來多種症狀,包括皮膚紅腫和搔癢

貓皮膚病的症狀多樣,皮膚紅腫、毛髮發出異味、頻繁搔癢,都是貓皮膚病有機會帶來的症狀。這些症狀會存在局部,也可能遍及全身。常見的貓皮膚病表現如下:

1.毛髮異味

毛髮發出酸臭、油膩味。這種情形多為皮脂腺出現異常,油脂堵塞堆積、或是細菌、酵母菌感染。

2.掉毛

貓咪因過度搔癢而出現異常掉毛狀況,或局部脫毛成圓形、出現禿毛區塊,有可能是過敏或是真菌、細菌感染造成,使毛囊受損。

3.組織液滲出

各種原因造成的紅疹、發炎,均會引發熱感、癢感,進而伴隨過度抓癢的行為。要小心過度抓癢,讓原本就受損、變得更薄的表皮組織破裂,使組織液滲出。

4.搔癢與舔毛

頻繁抓癢、咬皮膚或舔同一區域。除了過度抓癢、咬皮膚會造成傷口,頻繁舔同一區域,也會讓貓咪掉毛、身上禿一大塊。

5.膿皮症

因細菌感染而產生,某些部位若出現如膿疱、潰瘍等症狀,可能為細菌感染,如未及時治療,會擴散感染至其他部位,造成後續更高的治療花費及時間成本。

6.皮屑與結痂

當貓咪皮膚因乾燥或發炎而受損時,可能會出現紅腫、脫皮與結痂等反應。皮膚表面的死皮脫落形成皮屑,而受損區域則可能結痂保護傷口。這些變化常伴隨搔癢,導致貓咪持續抓癢,加重不適。

 

貓皮膚病種類有哪些?認識4種常見貓皮膚病

貓咪的皮膚問題可能來自寄生蟲、黴菌或其他外在刺激,不同原因會引發不同症狀,也需要用不同方式處理。以下整理出4種常見的貓咪皮膚病,讓你更清楚認識可能出現的狀況與處理方向。

1.過敏性皮膚炎

貓咪可能因食物、灰塵、花粉,或跳蚤叮咬引發過敏,導致皮膚紅腫、脫屑,並出現持續抓癢行為。不同的過敏來源,抓癢行為也會出現在不同部位:

  • 如果是食物過敏,貓咪通常會頻繁抓癢頭部和脖子。
  • 若是環境過敏或跳蚤叮咬,則常見貓咪啃咬尾巴根部、後腿或腳掌。

2.寄生蟲感染引起的皮膚病

跳蚤、壁蝨和耳疥蟲等寄生蟲,是貓咪常見的皮膚病來源。一旦感染,貓咪可能出現劇烈搔癢、紅腫發炎等反應。其中,耳疥蟲會特別影響耳部,不只造成皮膚不適,還可能導致耳朵紅腫、產生深色耳垢,讓貓咪頻繁甩頭或抓耳。

3.貓黴菌感染(貓癬)

貓黴菌感染又稱「貓癬」,多半發生在抵抗力較低的貓咪身上(例如年紀較小、體質較弱),或是長期處於潮濕悶熱的環境,都有可能遭到染上貓癬。感染後,常見症狀為頭部或前肢出現圓形脫毛、脫屑和紅斑。有些貓咪會因為搔癢感而頻繁抓撓,導致皮膚留下抓痕,甚至增加二次感染風險。

4.細菌性皮膚病

當貓咪免疫力下降時,除了容易感染黴菌,也可能因細菌入侵而引發皮膚問題。初期常見症狀包含局部紅腫、結痂,或出現小疹子,有時伴隨搔癢與不適感。若未及時處理,感染可能進一步惡化為膿皮症,導致皮膚化膿、潰瘍,甚至出現滲液與異味,嚴重時需醫療介入治療。

 

貓咪皮膚病怎麼辦?瞭解4種貓皮膚病治療方式

釐清貓皮膚病的成因與病況後,通常會透過以下4種方式治療貓咪皮膚病:

1.口服藥物

當貓咪皮膚出現細菌感染、黴菌或過敏反應時,獸醫通常會開立口服藥物,例如抗生素、抗黴菌藥、抗組織胺或類固醇。這些藥物能從體內減緩發炎反應、控制感染,適合中度以上症狀或大範圍的皮膚問題。

2.注射治療

針對感染嚴重或症狀急性的貓咪,獸醫可能會選擇注射藥物,讓藥效快速發揮。這類方式常用於控制全身性反應、抑制劇烈搔癢或補充抗生素,有時也會作為初期急救處理。

3.戴頭套

頭套的目的並不是懲罰貓咪,而是保護牠們不再搔抓或舔舐患處。對於持續舔毛、抓耳或咬尾巴的貓咪,戴上頭套可以有效防止傷口惡化,讓皮膚更快恢復。

4.局部外用藥與藥用洗劑

針對局部病灶,如小範圍紅腫、脫毛或潰瘍,獸醫會開立抗菌、抗黴菌或止癢藥膏,幫助緩解症狀並加速癒合。使用時需避免貓咪舔食,必要時可配合頭套、藥用洗劑使用。

 

貓皮膚病怎麼預防?6種方法讓貓咪遠離皮膚病

貓咪皮膚病如何改善

要怎麼做才能降低貓咪染上皮膚病的機率呢?可以從貓咪的日常飲食與作息、周邊環境的整理開始做起:

1. 定期幫貓咪洗澡

  • 依獸醫指示的頻率幫貓咪洗澡,太低或太高都不好。
  • 使用貓咪專用洗劑,避免使用人用沐浴乳,這些pH值不適合貓咪,有時候反而會造成貓咪皮膚屏障的破壞。
  • 某些藥用洗劑(如含酮康唑或氯己定)具有抗菌或抗黴菌效果,建議經獸醫評估後使用。
  • 頻率建議:健康皮膚每1~2個月一次;治療期間則依獸醫指示調整。

2. 定期驅蟲

每月使用外用除蚤滴劑等驅蟲工具,驅除跳蚤、壁蝨、疥蟲之類的害蟲,不讓寄生蟲找上門。

3. 保持環境乾淨通風

減少濕氣與黴菌孳生,避免太潮濕的環境讓貓咪受到黴菌或其他細菌感染。

4. 帶貓咪曬太陽

建議在陽台、窗邊陽光充足的通風處讓貓咪曬太陽,避免中午烈日直曬。適當陽光有助殺菌與提升免疫力,每日日照10~20分鐘對皮膚修復有益。曬太陽也有助改善心情,對因壓力造成的過度舔毛也有正面效果。

5. 補充保健食品

補充營養有助強化皮膚屏障與抗發炎,常見有效成分如Omega-3脂肪酸(EPA/DHA)可抗發炎、修復皮膚,維生素E、鋅、維生素B群有助皮膚代謝與修復,益生菌則可以調整腸道菌叢,間接提升免疫與減少過敏反應。

6. 減少貓咪心理壓力

壓力過大是貓咪常見的脫毛與皮膚問題來源,保持生活環境穩定、安靜,並且增加互動給予安全感。除此之外給予隱蔽空間與躲藏處,讓貓咪感到安全也很重要哦!也可以減少過度舔毛。

 

關於貓皮膚病的5種常見問題

最後,為你解答關於貓皮膚病的5個常見問題,幫助你更妥善照顧自家主子的健康:

Q1:貓咪皮膚病會傳染嗎?

有些貓皮膚病具有高度傳染性,如貓癬因為是黴菌傳染,會透過直接接觸、間接接觸傳染給人類或是其他貓咪;寄生蟲造成的皮膚病,則易在多貓家庭迅速傳播。

為了避免貓皮膚病傳染,建議一旦確認感染源,就應與其他動物隔離,並徹底清潔環境。

Q2:罹患皮膚病的貓咪可以洗澡嗎?

可以,使用醫生指定的外用藥物洗劑,是治療貓咪皮膚病的其中一種方式。不過,洗澡的頻率與使用的產品必須由獸醫評估後決定,避免過度清洗造成皮膚乾燥或刺激。若是日常保養,在皮膚健康的情況下,每1~2個月洗澡一次就足夠,平時讓貓咪自行舔毛維持清潔即可。

Q3:可以幫有皮膚病的貓梳毛嗎?

可以!幫貓咪梳毛,可以協助清除貓咪身上的灰塵、花粉、跳蚤等可能帶來貓咪皮膚病的過敏原。若要清除貓咪身上的跳蚤,建議使用梳齒較密的除蚤專用梳來清潔。

Q4:罹患皮膚病的貓,需要補充哪些營養呢?

Omega-3脂肪酸、益生菌、蛋白質、鋅,以及維生素A、C、E,都是皮膚病貓需要多多攝取的營養。平時可以多幫貓咪補充這些營養成分,維持主子健康,降低罹患皮膚病的機率。

Q5:幫貓咪剃毛,可以降低貓感染皮膚病的機率嗎?

不建議這樣做!把貓咪的毛理得太乾淨,可能會讓貓皮膚外露,導致過敏原、害蟲更容易附著在貓咪身上,對貓咪造成傷害。除了治療皮膚病時獸醫會剃毛釐清病因與病況,不然不建議貿然幫貓剃毛。

 

可沛和你一起擊退貓皮膚病,讓貓主子健康快樂過一生!

貓皮膚病雖然常見,但不能輕忽,透過細心觀察、良好照護習慣與必要的醫療介入,皮膚問題才能有效改善。

而除了向獸醫諮詢,也別忘記在日常清潔、營養補充上多花一點心力。可沛寵藥準備了多種針對貓咪皮膚照護的沐浴乳、口服與外用藥物,還有維持貓咪肌膚不搔癢的皮膚炎專用項圈,全方位擊退貓咪皮膚病,讓貓咪不再受紅腫、發癢所苦。

現在就來深入了解可沛寵藥提供的貓咪肌膚保養、照護藥品,或是加入可沛寵藥的LINE官方帳號,獲得最即時的貓咪健康照顧相關資訊。

 

延伸閱讀:

毛孩異位性皮膚炎是什麼?要如何治療?

貓咪拉肚子但精神很好,是怎麼回事?貓腹瀉改善方法大公開